化學文化節之天氣瓶制作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6-11-21  浏覽量:次
 
   
    
    
Normal010 pt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ˇˉ―‖’”…‰′″›℃∶、。〃〉》」』】〕〗〞︶︺︾﹀﹄﹚﹜﹞!"%'),.:;?]`|}~¢ 2016年11月20日,2003网站太阳集团化學文化節系列活動“天氣瓶的制作體驗”圓滿結束。本次活動于化學文化節開幕式進行了前期志願者的現場招募,11月19日由青志協在Home共享之家正式展開。活動進行了2天,共12名志願者參與。活動旨在宣揚“化學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推廣化學文化,增添學生對化學文化的認識與樂趣,從而走近化學,了解化學,運用化學。 
早上8點30分,青志協負責者提前來到活動現場為同學們布置桌椅,擺放藥品,半小時後,志願者們陸續到來圍坐一起,開始準備制作。青志協幹事首先為大家介紹了活動場地----Home共享之家,号召大家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然後進行了天氣瓶成品展示,并向志願者們叙述了原理,天氣瓶中的晶體生長情況和溫度以及溫度變化速率有關,不同的溫度下晶體會有不同形狀,通過觀察晶體便可預測天氣變化,在一旁認真聽講的志願者們明白原理後都躍躍欲試。 
制作的過程中,全體志願者都能積極參與,共同完成各種各樣精美的天氣瓶。為減少對溶液的沖擊以及避免志願者們不小心接觸藥水,青志協貼心準備了滴管和一次性手套。志願者們小心翼翼地往天氣瓶裡滴加試劑,但有部分志願者的結晶被沖擊到各處,分散地浮在溶液之中,一片混濁,沒有看到預期的效果。大家對此互相讨論并交流,決定采用将滴管伸到溶液以下以及沿着瓶壁的方式進行緩慢滴加,最終結晶成功集中在天氣瓶中開始生長,如同一片片羽毛慢慢展開。志願者們滿懷期待地看着手中的天氣瓶,它們都是自己精心制作的一件藝術品。 
“天氣瓶的制作體驗”活動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化學常識,推動了化學文化節的進展,更多的是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化學所特有的文化魅力。“化學,讓生活更美好”的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期待化工院接下來的化學文化節各項活動能圓滿開展,讓更多的人走近化學,了解化學文化!  
文/陳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