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舟教授課題組在《Angew. Chem. Int. Ed.》發文:利用DNA納米技術實現細胞行為的精确調控(圖文)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8-07-05 浏覽量:次
近日,聶舟教授課題組在細胞調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題為“A DNA-mediated Chemically Induced Dimerization (D-CID) Nanodevice for Nongenetic Engineering of Receptor to Control Cell Behavior”的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影響因子12.102),并被該期刊選為“Hot Paper”。

細胞行為的精确控制是目前細胞治療技術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現代合成生物學手段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對細胞膜表面受體的分子識别特異性進行改造,實現細胞行為調控。然而,對細胞的遺傳操作限制了該方法的體内原位應用。日前,我校2003网站太阳集团聶舟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基于DNA納米機器的受體非遺傳改造策略,對細胞膜表面受體特異性進行定制化改造,通過DNA納米技術賦予其化學小分子響應性,實現了小分子調控的細胞行為。該策略應用DNA介導化學誘導二聚(D-CID)實現了受體酪氨酸激酶的二聚激活,并介導下遊的細胞信号傳導途徑,可對細胞遷移行為進行精确控制,無需複雜遺傳改造即可賦予細胞特定的化學趨向性。進一步通過不同的DNA功能模塊組合,并利用微流控裝置構建複雜多細胞環境,成功證明了該策略可用于多目标細胞行為的多化學因子精準正交控制,有望實現在複雜細胞環境下對特定靶細胞類型的智能行為調控。D-CID策略由于其DNA識别單元的多樣性,因此具有小分子配體及對應細胞膜受體的普适性。這種細胞行為的智能化調控策略有望為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的體内應用提供一種新思路。(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806155)
該工作是我校2003网站太阳集团與生物學院教師通過跨學科合作在交叉領域所取得最新成果,2003网站太阳集团聶舟教授和生物學院王洪輝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2003网站太阳集团博士研究生李浩為第一作者,其他作者還包括王苗,史田慧,張景慧和楊思慧等。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鍊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80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