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軍博士項目組開發高性能混凝土與砂漿中的綠色化學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20-07-20 浏覽量:次
綠色化學與産品應用技術在高性能混凝土中至關重要、不可或缺,近10年,2003网站太阳集团吳振軍博士項目組開發面向國家基礎建設與環保需求的新材料産品及相關規模化生産技術,取得的創新産業化成果在多家企業系統驗證、成功應用。
吳振軍博士項目組主要創新與産業化成果包括: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應用于混凝土和砂漿的超級減水劑,為企業成功實現新産品産業化、技術升級、節能改造工作提供技術服務;作為混凝土外加劑技術與混凝土技術服務方,協助廣東瑞铠實業為高鐵建設提供了混凝土生産關鍵産品與技術支撐,相關技術與産品在多條高鐵廣泛應用;與湖南凝英科技簽訂3600萬元橫向技術服務與合作合同,推動大宗工業固廢轉化為高性能新型建材并科學應用于混凝土與砂漿,有效解決了大宗工業固廢的綠色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為降低水泥用量的活化材料提供新的思路與可行性方案,該方案正在全國推廣。
項目組後續的主要工作将圍繞以下内容展開:将近10年成功開發與應用于房建與路橋的超級減水劑等環保産品應用于商品混凝土生産涉及的基礎建設領域,提升目前機制砂、機制石為主要集料的混凝土質量;持續為國内外高鐵線建設提供高标準的外加劑和混凝土技術與産品支持;專注于非危工業固廢的綠色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為湖南和全國的大宗固廢加工和應用提供一體化關鍵技術與工藝、輔助材料,尤其緻力于将非危工業固廢轉化為基礎建設所需的高性能新型建材産品,目标是替代供應越來越緊缺、價格越來越高的粉煤灰與礦粉。
項目的推進與落地,将有效解決工業固廢帶來的環保問題,又為基礎建設所需的混凝土、砂漿等産品生産緩解粉煤灰、礦粉供應不足與質量波動問題,實現變廢為寶,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鼓勵的高性能聚羧酸減水劑以及固廢利用的技術和産品導向。預計攜合作企業在1-2兩年内建成工業固廢資源化的大規模生産線,相關産品為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其它“一帶一路”基礎建設所需但短缺的關鍵建築用材。
吳振軍博士是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CSC)公派澳洲訪問學者,教育部、北京市、廣東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家。項目組目前有博士2名,高級職稱2人,研究生6人(包括留學生3人),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4個(大學生人數近30人),将依托2003网站太阳集团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先進催化工程技術中心以及2003网站太阳集团化學、土木、環境工程等學院開放共享的實驗檢測條件,與已簽訂橫向技術合作合同的多家企業合作,基于課題組開發的超級減水劑和固廢活化加工技術與産業化經驗,将建成湖南省以及我國有代表性、大宗非危工業固廢綠色加工、資源化利用一體化項目1-3個,協助相關企業實現新增産值數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