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學院: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向全省,資助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側重于應用基礎研究),培養科學技術人才,為提升我省自主創新能力奠定基礎。2012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省自科基金項目)申報工作即将開始,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省自科基金資助類别及資助強度: 1、資助類别為:創新研究群體基金項目、傑出青年基金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基金項目、省市聯合基金(重點和一般)項目(衡陽、常德聯合基金)和青年人才培養聯合基金(重點和一般)項目(2003网站太阳集团青年人才聯合基金)。 2、資助強度:創新研究群體基金項目為50萬元;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為30萬元;重點項目為10萬元;一般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為3萬元;省市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為20-30萬元、一般項目為5萬元;青年人才培養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0萬元,一般項目3萬元。申請經費數必須按資助強度填報,項目研究期限為三年(2012年1月—2014年12月),否則,視為形式審查不合格。地球科學和管理科學不設重點項目。 二、 申報條件: 1、凡我校在職在崗的科技人員均可按《2012-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指南》和《2012年湖南省自然科學衡陽聯合基金項目申報指南》、《2012年湖南省自然科學常德聯合基金項目申報指南》(以下統一簡稱指南)申請省自科基金項目。 2、各類别項目申請者的具體條件要求請參照申報指南。 3、創新研究群體基金項目申請者年齡不超過50周歲(1961年1月1日以後出生)。 4、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申請者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71年1月1日以後出生)。 5、一般項目、重點項目(含省市聯合基金項目)申請者年齡不超過55周歲(1956年1月1日以後出生)。 6、青年基金項目申請者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76年1月1日以後出生)。 7、省市聯合基金項目依托單位原則上是衡陽市、常德市所在地的基金注冊單位。申報省市聯合基金項目必須與所在地企業簽訂合作意向或協議。 8、青年人才培養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申請人必須前一年度申請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者是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過我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的老師不得申請青年人才培養聯合基金項目;申請者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71年1月1日以後出生);一般項目申請者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76年1月1日以後出生)。 三、 注意事項: 1、2012年度創新研究群體基金項目、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省市聯合基金和青年人才培養聯合基金項目按條件采取自由申報;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采取限額申報,欲申報者請與學院科研秘書聯系。 2、申請者當年申請(含參加)省自科基金各類項目總數不超過3項(其中1項為省市聯合基金項目)。青年人才培養聯合基金(重點和一般)項目和省自科基金其他項目(不包括省市聯合基金)同期隻能申請1項; 3、2012年度重點項目、青年項目和一般項目采取限額申報,項目分配數将電話通知各學院科研秘書; 4、承擔2008年及以前的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負責人,必須結題後方可申報。承擔2008年及以後的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負責人,本次不得申報。已結題除外。 5、申請人應認真閱讀指南和相關管理辦法,按照撰寫提綱要求,填報申請書。 6、2012年度省自科基金項目實行網上申報及項目評審(項目具體申報操作細節請參照網上申報系統的申報流程指南)。從今年開始項目申報啟用2011年制的項目申請書(使用以前版本的申請書均不受理),申請者必須按申請類别使用新的省自科基金各類項目申請書,于2011年7月15日後登錄湖南省科技廳網站,進入湖南省科技計劃管理信息系統,按類别要求填報申請書。網址:http//www.hnst.gov.cn。 7、今年學科代碼必須按新的《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學科分類目錄及代碼》填寫完整,有三級學科的請填至三級學科,否則,視為形式審查不合格。項目申報時,重點項目、一般項目、省市聯合基金和青年人才培養聯合基金項目須交申請書紙件(表一)3份、(表二)3份;創新研究群體、傑出青年基金項目須交申請書紙件3份。各類别申請書均用A4紙雙面打印,采用粘貼或包貼裝訂。申請者基本條件有關證件(複印件)裝訂在申請書(表一)的最後。另學院須同時報送《2012年申請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彙總表》一份。指南、學科代碼等均在7月15日後的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委網站下載。 8、請根據各類申請書的要求,在紙件中提供可證明本人身份、能力和水平的複印件并在申報系統中上傳電子版。 四、申報工作時間安排 1、7月15日-8月31日,申請人進行網上申報,9月1日提交紙質材料到學院。 2、9月1日-9月6日,學院組織形式審查。 3、9月7日-9月9日,集中受理學院上報材料。 為了保證我校整體申報工作的順利進行,請相關申請人按照上述工作安排進行申報,對于逾期申報與材料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受理。 聯系人:易清平 唐晖 聯系電話:88823307 科學技術研究院科研能力建設處 2011年7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