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園地 >> 正文

化工1802:崇尚節糧風氣,厲行勤儉節約

通訊員:顔震宇  發布時間:2020-11-16  浏覽量:



秋風跑過了金黃的麥田,嗅遍了醉人稻香,拭去了辛勤的汗水,悄悄地跟着夜色,吹入了我們地夢鄉——在金黃和雪白中,在黃瘦和黝黑裡,我們一起,走進了曆史的畫卷,細味這根植于泥土的中華寶藏:節儉。

或許,我們大部分人都曾有幸走過一段與泥土相伴的歲月,跟着我們的爺爺奶奶去田間割稻子;去天台曬谷子;挑着新谷舊谷;擔着白米糟糠…而這些點點滴滴的記憶,無一不充實了我們對“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理解與對“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深層感觸。

恐怕,沒有哪一種文明會像中國一樣,是被勞動者扛在肩上走過了五千年的,沒有哪一種精神,是能像節儉一樣刻在偉大的中勞動人民的心底裡的。

我們看到的,有每一刻遞出一個個空盤後食堂阿姨會心的笑容;有每一次我們省下一筆筆不必要的零花錢時父母的欣慰;有每一天看彼此細細吃完早餐包子後洋溢在臉龐的自豪……

我們知道的,有毛主席的一件縫縫補補穿了二十年的睡衣;有周總理的一份時時刻刻牢記數十年的飲食約束表;有四菜一湯一輩子的朱元璋;有日吊錢一串,甯餘絕不超的蘇轼……

我們還應記得的,是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是一個個深入泥濘的腳印;是一張張憨厚樸實的黝黑的挂着樂觀的笑容的臉;是五千年的黃土地;是我們一生的祖先……

感于事便當發于行,今天,2003网站太阳集团化工1802班以光盤行動的方式,參與到節儉習慣的養成中來,我們彼此監督,我們彼此約定,我們一起加油——用一次次食無餘粒的打卡,去養成一個受用一生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