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仰為名,話人間之情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5-04-23 浏覽量:次
2015年4月21晚19:00,化工1302班在綜合樓307展開以“與信仰對話”為主題的自由演講,旨在号召同學們直視信仰的力量,樹立自己的信仰,更希望同學們能在信仰的推動下,不斷朝成功進發。
會議的主持人為團支書石倩,她簡略的介紹了信仰的定義,即信奉和仰慕。話語雖短意思卻極其明了,引發同學們對信仰的思考。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深入的體會信仰的概念,石倩即興來了一段演講。她的演講不是将信仰局限在宗教信仰之上,比起信賴神明,她更信賴自己的力量。石倩的演講擴寬了同學們的思維,畢竟不少同學是無神論者。在石倩的示範和解釋下,同學們對信仰之意了解加深,從而有了自己的見解。在石倩宣告自由演講時間開始時,不少同學躍躍欲試。
首當其沖的是學委陶念澤,他為我們講述了東西方信仰的差異。相比于中國人擁有信仰來解決實際生活的苦難,西方人更注重解脫精神上的苦難。他直言,信仰就好比人們願望的寄托,擁有信仰就會給人以踏實感。緊接着,鐘雪同學為大家講述了她的信仰。她憶起高三那段時期,她的信仰是腳踏實地,力争上遊。高三對于每個經曆高考的人都是磨練,可以說即便是一個吊兒郎當的人想考個理想大學,也是懷揣信仰的。即使這段信仰不長久,但也是确切存在的。她的感受是,懷抱信仰就會有推動力,使得人不斷進步。在同學們積極活躍的參與下,大家的想法相互得到了交流,這場班會也完美落幕。
以信仰之名,同學們各抒己見。班會的開展,讓信仰之花開遍同學們的心中。但信仰不應是口頭的承諾,不應是紙面的文字,而應是實踐的證明。與時代同行,同學們需懷揣信仰,嚴于律己,為自己的将來做好打算,畢竟成功是有準備之人的囊中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