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物院離退休教職工開展 “禮贊新時代,共話桑榆情”重陽節秋遊活動
通訊員:譚宏 發布時間:2023-10-30 浏覽量:次
金秋送爽,歲歲重陽。每年農曆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俗稱“敬老節”。為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10月24日,化工生物院離退休黨支部組織兩院離退休教職工開展了重陽節秋遊活動,乘車赴湘陰縣參觀遊覽左宗棠故居、湘陰孔廟和左宗棠紀念館。
左宗棠(1812-1885),湖南嶽陽湘陰縣人;中國近代民族英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清末湘軍首領之一。他一生經曆了平息國家戰亂、洋務運動和收複新疆維護祖國統一等重要曆史事件;培養造就了一批優秀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傑出海軍将士;是中國近代化先驅者、近代中國國家主權捍衛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與傳承者。
上午9:40左右,老同志首先到達左宗棠故居柳莊。柳莊是左宗棠出道前生活、居住、講學和探讨國事的地方,由其本人親自設計監建而成。房前屋後,池塘路邊,栽植了許多柳樹,因其摯愛柳樹不折性格,故取名“柳莊”。老同志在這裡感受着柳綠花紅,江南農家的田園靜谧風光;互緻重陽問候,談古論今;體驗着左公當時自稱“湘上農人”,植果樹,栽桑竹,教書育人、修身養性的心境。


遊覽完柳莊,已近中午。午飯後老同志顧不得休息,又繼續趕往湘陰文廟參觀。湘陰文廟始建于宋慶曆四年(1044年),是當時當地的最高學府,也是地方官吏和學子祭孔的主要場所。湘陰地區經科舉考試取得功名的有700多人,其中也包括左宗棠。湘陰文廟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這裡老同志了解到左宗棠曾經在嶽麓書院求學、完成學業的故事,甚感自豪。左宗棠沒有辜負學院,其以血性起家,以率直聞名,以事功顯達,無不與其領悟了嶽麓書院倡導的“實事求是”思想有關。嶽麓書院的深造對他後來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緻用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

随後,老同志乘車來到坐落于左宗棠文化園的左宗棠紀念館參觀,對左公生平事迹進行了更透徹了解。左宗棠紀念館由(1)湘上農人,經世奇才;(2)運籌幕府,外援五省;(3)轉戰東南,首創船政;(4)經略陝甘,收複新疆;(5)惠洽兩江,威震台海;(6)抱恨辭世,魂歸故裡;(7)湖湘風骨,民族英雄七部分組成。紀念館融合了多媒體設備,結合了聲光電技術,采用了情景式、組合式展陳手法。老同志跟随講解員的介紹,邊聽邊參觀左宗棠生前用過的器物、古籍等文物,身臨其境般地從政治、軍事、洋務、文化等多方面詳細了解了左宗棠這位湘籍民族英雄波瀾壯闊的一生。


參觀完驅車返回長沙已是下午5;30左右,雖然累,但大家心情卻很快樂。由化工生物院離退休黨支部組織的此次“禮贊新時代,共話桑榆情”重陽節秋遊活動,共有來自化工院、生物院的51名離退休黨員和教職工參加,年齡最大的章開誠、朱雲生老師都已超過了90歲。通過遊覽考察,離退休老同志豐富了曆史人文知識,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看到了地方經濟文化的高質量發展,增進了友誼與交流,促進了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