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6日中國科技大學肖翀教授學術報告會
通訊員: 發布時間:2019-01-25 浏覽量:次
學術講座
題 目:能源轉換材料電聲調控中的結構化學與物理
報告人:肖翀,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時 間:2019年1月26日(下午16:00)
地 點:新化工樓B區106室
邀請人:王雙印
個人簡曆
肖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和2009年于中南大學分别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13年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6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入選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現任中國材料研究會熱電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科院青促會化學與材料分會委員以及合肥分會委員。一直從事固體化學領域研究,通過與理論化學、凝聚态物理、同步輻射和近代物理等多學科領域的交叉,研究低維固體的電/聲結構與輸運行為的調制規律及其能量轉換關聯規律,在低維固體的可控制備與結構精确表征的基礎上,實現低維無機固體的能量轉換效率的提升,為基于低維固體的能量轉化性能優化提供了新思路。已在國際專業期刊上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29篇,影響因子10以上的21篇,其中Acc. Chem. Res. 1篇,J. Am. Chem. Soc. 10篇,Chem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Angew. Chem. Int. Ed. 2篇,Adv. Mater. 2篇。
摘要
當今社會,日漸枯竭的傳統化石能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實現能量之間的高效轉化,是緩解能源危機的一個有效手段,例如:熱電轉化和光/電-化學能轉化。無機功能固體,作為最重要的能源轉換的載體,其晶體中的原子周期性排列帶來了多樣的電子和聲子結構,使其因此擁有了豐富的物理、化學性質。如何在晶體結構設計的基礎上調節固體材料中的能帶結構及微結構來改善電子、聲子在晶體中的輸運行為,進而實現電學、熱學行為的調控以及電熱輸運行為的協同調控,是長期以來固體化學領域的重要問題,也是獲得重要的無機功能固體,進而提高能源轉換器件性能的關鍵途徑。然而,在自然界中,完美的晶體幾乎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所制備的固體材料中必然會存在缺陷,其勢必會影響到晶體的局域結構以及能帶結構,這都對材料的性質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固體的缺陷/局域結構進行精确表征,并在此基礎上研究缺陷/局域結構對其能帶結構的影響就必不可少。本報告聚焦在缺陷/局域/能帶結構精确表征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低維固體能量轉換過程中電/聲結構及輸運行為的基礎科學問題,實現低維固體能量轉換效率的提升,拓展高效能量轉換材料的設計思想。
衷心歡迎廣大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