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楓紅豔,咖啡飄香,11月2日下午,2003网站太阳集团有機化學與實驗教學創新團隊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智慧教室舉行了一場别開生面的有機化學課程思政研讨會。本次研讨會也是學院第三屆本科教學研讨會的議程之一,團隊21位中青年一線教師及來院學習交流的新疆師範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阿布都熱西提·阿布力克木出席了研讨會,會議由課程負責人劉強教授主持。本次研讨活動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三位教師嘉賓分享課程思政經驗;第二部分為“世界咖啡”體驗參與式課程思政研讨。
有機化學與實驗教學創新團隊合照
《有機化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負責人、教材副主編江國防教授首先在會上作了“潛心研學教材,水到渠成育人”的報告,他強調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務必要吃透國内外教材,這才能将思政元素“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到課堂教學,并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有機化學教材的改版編寫。
江國防教授主題報告
*******計劃入選者、青年教師汪兆豐教授以有機化學理論課“重氮化和重氮鹽的偶聯反應”知識點做了課程思政示範,他以麓山紅楓引入工業偶氮染料實例,并将精講的知識點内容與2005年蘇丹紅事件相結合進行了案例分析,啟發學生認識到化學物質隻有放在合适的領域才能造福人類,同時引導學生要樹立正确的職業道德觀。
汪兆豐教授主題報告
馮見君教授以“《基礎有機化學實驗》課程思政案例探讨”做了課程思政示範,通過共情教育講述自身求學化學的經曆,讓學生對化學不是“恨”,而是“熱愛”;通過講述杜肯大學的 Pauson 和 Kealy 用環戊二烯基溴化鎂處理氯化鐵,試圖得到二烯氧化偶聯的産物富瓦烯(Fulvalene),但卻意外得到了一個很穩定的橙黃色固體二茂鐵的經曆,啟發學生要正确面對失敗,學會轉“危”為“機”,對科研要具有執着、熱情、專注及高度的專業敏感性。
馮見君教授主題報告
“世界咖啡” 是一種以對話方式獲得集體知識和創新成果的簡單高效會議形式,它可避免單個教師發言的緊張與參與度不高,進行心無障礙的輕松交流和暢談,讓深藏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形成集體的智慧。會議第二部分劉強教授大膽引進“世界咖啡”這種參與式活動研讨形式,參會教師以小組為單位,聚焦以下幾個主題,圍坐咖啡桌旁輕松交流。
ο有機化學課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有哪些,報告人中運用了哪些方法?
ο您在教學過程中對哪個教學知識點的課程思政元素進行了挖掘,其對應的課程思政點是什麼?
ο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什麼教學活動來潤物無聲地融入課程思政?
ο在課程思政教學中如何真正讓學生受益,您是如何評價學生的課程思政成果的?
活動将全體教師分成四個咖啡吧并取名,确定桌長,分别圍繞指定的聚焦問題展開研讨。“世界咖啡”參與式活動的流動性,打開了老師們的“話匣子”,在規定時間内除了桌長以外,其他的老師可以流動,了解另一個組的研讨内容,并進行補充。桌長負責組織協調,整理記錄。
世界咖啡課程思政研讨
經過三輪熱烈而有深度的讨論,第一組由譚澤教授總結發言,他們認為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可以與“實際生活案例、時事熱點、科學發展過程、科學發展的兩面性”等相結合,并注重與教師自身經曆相結合;第二組由周永波教授總結發言,他們總結了若幹知識點中對應的課程思政點,并着重強調老師要多示範有機化學的正能量案例,增加學生對有機化學的熱愛;第三組由瞿雙林教授總結發言,他們認為課程思政要如鹽入水般融入課堂教學,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培養學生的科普溝通能力,以此來宣揚有機化學之美;第四組由李家昆教授總結發言,他們認為要讓學生在課程思政中真正受益不應該“大水漫灌”地講授,而應采取與學生互動讨論的形式再結合信息技術來“精準滴灌”。
課程思政研讨成果展示
“世界咖啡”參與式教研活動讓教師們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領悟、在領悟中運用、在運用中為己所用。老師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和消化信息,而是參與者,通過這種直接參與的體驗式研讨,建立了一個充滿生機的集體交流網絡,點燃了老師們教研的熱情,有效提高了教研質量。老師們也反映希望在今後的教研活動中繼續采用該類方式,暢所欲言。
最後,趙萬祥副院長作了總結性發言,他強調團隊成員應以嘉賓教師為榜樣,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創新,落實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方案。
趙萬祥副院長總結發言